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资司发布制止餐饮浪费第三批典型经验,助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良好氛围。
餐饮浪费一直是食品浪费的高发区,特别是节日聚餐、婚宴、外卖等经常成为浪费的“重灾区”。之所以如此,既有人们物质生活日渐丰富而忽视了节约粮食的因素,也有一些人讲排场、爱面子、缺乏科学消费方式的因素,还与部分餐饮企业过于逐利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各方面合力,防止餐饮浪费。
我国反食品浪费法为依法治理餐饮浪费等问题提供了有力依据。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制定发布相关配套规定,推动餐饮行业出台反食品浪费的团体标准和行业自律规范,引导平台进一步优化协议规则,完善凑单满减机制,优化餐品信息展示。与此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仅推动了有关法律的有效落地,而且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比如重庆市充分运用技术手段,引导宴席承接经营者运用反食品浪费预警系统,对可能超出正常消费的菜品数量进行提示,从源头上杜绝浪费;运用物联网智能垃圾桶测定经营者每日餐厨垃圾量,对明显高于往日平均数量的发出预警提示,以此督促经营者进行自查和整改,实现源头减量。又如山东省德州市发挥外卖骑手频繁出入餐饮门店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对餐饮店未张贴反浪费标识、诱导超量点餐等现象拍照并发送到举报平台,倒逼企业自觉遵守反食品浪费各项法规,等等。可以说,这些举措都十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有效解决反浪费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值得其他地方参考和借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制止餐饮浪费关系粮食安全,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法定责任。相信只要我们在法治的规范指引下,采取有效措施,常抓不懈,就一定能将“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让我国粮食安全更有保障。(林楠特)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