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代糖行业产能过剩困境难破

代糖行业产能过剩困境难破

分类:调味品招商网  编辑:婉婷  发布时间:2024/4/23  浏览:697次

近年来一路狂奔的代糖行业在去年按下“暂停键”。天然甜味剂生产商莱茵生物2023年净利润下滑53.8%,赤藓糖醇生产企业保龄宝2023年净利润下滑59.5%,赤藓糖醇生产商三元生物则预计2023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63.04%—71.05%。相关企业表示,行业正在面临客户库存去化以及供需预期差导致竞争加剧的困境。

代糖市场竞争加剧

公开信息显示,莱茵生物是国内植物甜味剂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包含罗汉果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等。2023年,莱茵生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净利润8251万元,同比大幅减少了53.8%。

此前,莱茵生物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2021年和2022年莱茵生物天然甜味剂业务分别增长了53.9%和41.3%,而2023年,莱茵生物的天然甜味剂业务收入9亿元,同比仅增长1.5%。

在此前投资者调研中,莱茵生物董秘罗华阳曾回应称,天然甜味剂行业遭遇了客户库存去化以及行业供需预期差导致竞争加剧的问题,对莱茵生物营收及利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此外,随着产品市场价格的下滑,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和市场等费用的增长,也影响到莱茵生物的净利润表现。

相比之下,赤藓糖醇生产企业去年的日子更艰难。

据保龄宝公告的年报,2023年,保龄宝营收、归母净利润双降,其中实现营收25.23亿元,同比下降6.96%;实现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下降59.47%。同时,2023年的保龄宝毛利率只有8.1%,创下近年来新低,而2021年和2022年同期毛利率为13.4%和11.6%。

对此,保龄宝管理层将毛利率的持续下滑归咎于市场竞争所致,认为早期高毛利产品已经转为低毛利产品,同时2023年原材料成本上涨也是雪上加霜。

从分业务上看,糖醇业务表现的快速下滑是导致保龄宝业绩指标下滑的主要原因。2023年,保龄宝的功能糖业务中,糖醇收入2.1亿元,同比减少41.8%,而且糖醇品类的毛利率也大幅下降,从2022年的14.9%降至-9.7%。

代糖行业业绩急转直下背后是产能过剩的局面。2022年,曾有第三方研究机构粗略统计,仅6家头部生产商可生产的赤藓糖醇总产能就将达44.5万吨/年,是2021年总消费量的20倍。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2全球赤藓糖醇总需求仅17.3万吨。保龄宝财报中透露,短期内大量产能的涌入,叠加消费端的下滑,带来了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2023年国内赤藓糖醇市场价格从高峰时的每吨三四万元,一度跌至9500元。

“无糖”需求提升市场暂时回暖

市场终于在2023年第四季度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2023年第四季度,莱茵生物表示,其单季销售6亿元,同比增长43.4%;单季完成天然甜味剂销售收入3.8亿元,毛利率提升了12个百分点。莱茵生物称,这主要与第四季度行业回暖,市场需求恢复以及公司采取的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有关。

此外,三元生物4月1日发布的业绩预告称,2024年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2300万—29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4.6%—271.4%。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三元生物认为,一方面是受益于下游客户订单增加,主营产品销量增加,产能利用率逐步上升;另一方面与公司采取积极的市场销售策略和开拓国际市场有关。

同时,市场的逐步自我修复也促进赤藓糖醇的市场价格回升。随着食品饮料“无糖化”市场需求强力提升,下游市场的快速扩张传导带动了上游甜味剂供给需求的加速提升,甜味剂存量市场的替代也成为推动天然甜味剂加速扩容的有力助推剂。此前,世界卫生组织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之列,也倒逼部分无糖食品饮料采用天然甜味剂。不断增长的无糖和低糖饮料消费需求,对代糖市场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无糖饮料行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6%,虽然无糖气泡水市场热度在下降,但无糖茶则取代前者成为增长主力。艾媒咨询也预测,2025年国内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将达615.6亿元。

此外,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为天然甜味剂市场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2023年,新加坡政府正式施行“饮料限糖令”,要求在售包装饮料上标明营养等级标签和含糖量标签,并禁止高糖饮料开展广告宣传。2023年11月,我国上海实施的《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提出鼓励含糖饮料销售者在有关商品销售区域规范设置健康提示标识。

莱茵生物表示,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采取在市场制定统一健康标签的方式,通过明确监管红绿灯,引导消费者购物选择,高效普及健康食饮观念,有助于推动“减糖”市场的快速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代糖生意虽然有回暖的苗头,但巨大的产能依然让业内感到担忧。

专家表示,代糖这一轮扩产一方面是企业自身在高收益率驱使下的扩张需求;另一方面也与地方政府对领军企业进行招商激励下的产能建设有关。下一步,代糖企业通过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将解决已有产品低毛利的问题,同时加快拓展在饮料之外的应用场景,如在烘焙、糖果、休闲食品、调味料等场景获取新增量。

(中国食品报综合整理)

《中国食品报》(2024年04月21日06版)

(责编:杨晓晶)


餐饮食材经销商交流群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