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湖北省北部的十堰市郧阳区,与陕西、河南两省接壤。作为当地的代表性农产品,香菇产业从疫情期间的无处销售,到如今运转已恢复正常。郧阳区香菇产业的代表地,也是目前湖北省内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位于杨溪铺镇的青龙泉社区也早已恢复农忙与交易的气氛。据种植户介绍,目前正值第四茬香菇的管护时期,此前因疫情滞销的香菇已卖掉多数,从收入上看影响并不大。
香菇交易市场逐步开放
居住在青龙泉社区的香菇种植户石教怀近正忙于香菇管理。随着气温升高、日照增强,每天根据实时天气控制棚内温度、湿度成了他当下主要的工作。而就在一个月前,他还在担心香菇的销售。
据石教怀介绍,在腊月三十前,当地的香菇交易市场就已经关闭,同时在社区及交通路口均设立起了防疫卡点。来自的采购商无法前来采购,刚刚采收下的新鲜香菇无处可销,许多种植户都不知道怎么办。
“当时刚采收完300多斤香菇,按照往常就是下午收,放一个晚上晾干,第二天一大早拉到交易市场卖,新鲜的香菇价格也好”。石教怀告诉记者,社区内的香菇种植一年能产四茬,时间从11月到次年5月。其中,前三茬香菇质量 好,能为种植户贡献近9成的收入。
“疫情期间正好是第二茬香菇收完,主要进行第三茬香菇的管理工作,当时主要担心没有销路,要卖不出去对大家的收入影响会非常大”。
据石教怀介绍,大约在3月中旬,社区内的香菇交易市场初步“解封”,种植户根据统一安排到市场内进行香菇销售。石教怀记得,自己是22日晚上到市场进行香菇销售。
“人很少,从把香菇拉过去到卖完回家,一共就待了1个小时,但是好在拉过去的100多斤都被统一收购了,后来28号市场恢复开放后,又去卖了200斤左右,基本卖得差不多了”。
郧阳区香菇产业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曹国军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通过组织外地采购商“上门”采购,以及本地龙头企业的采收,共计销售香菇280万斤。而在3月底交易市场正式恢复后,香菇产业目前已运转正常。
搬迁户年收入从5000到3万元
清龙泉社区,又名香菇小镇。除了作为郧阳区香菇产业的示范点,这里还是湖北省目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00余户贫困户搬迁至此,在占地1300亩的香菇小镇内,从事香菇种植工作。
据曹国军介绍,当地一直有种植香菇的历史,将香菇产业作为易地搬迁扶贫的增收产业,主要是考虑到其市场价格高,同时产出速度较快。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长出一茬,了种植户的收入。
今年67岁的石教怀在2017年11月搬迁至香菇小镇,当时,小镇项目刚刚完成一期工程。搬至此地的石教怀从一个传统的粮食种植户,变成了搞大棚香菇种植的管理者。也因为这一变化,自己的收入得到了提高。
石教怀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并非杨溪铺镇村民,搬迁前住在位于郧阳北部山区的谭山镇金家村。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在村内有4亩多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但由于自然条件较差,种植的效益并不高。一年下来,5000元左右的收入只能算勉强维持生活,遇到天气不好的年份,种植收入更是寥寥无几。
“年轻一点的出去打工,在村里种地的都是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搬迁至香菇小镇后,石教怀从头开始学起了香菇的种植。3880棵菌棒分别在6个大棚中种植,石教怀每年的工作就变成了看护这些菌棒生长。
“一年产四茬,从11月份开始养菌棒,到第二年5月份收完,剩下5个月左右的时间主要是休息和收拾大棚,平均一年下来能收入30000元左右。”
据石教怀介绍,今年卖出前三茬香菇后,自己已经收入了25000多元,目前正值管护期的第四茬香菇,预计还能给自己带来4000多元的收入,总体上,与往年差不多。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