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2020年粮油市场展望之国内篇

2020年粮油市场展望之国内篇

分类:粮油招商  编辑:亚楠  发布时间:2020/2/8  浏览:564次

2019年国内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业保障能力和质量效率进一步提升,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14.38亿亩,低质低效区水稻、小麦种植面积适当调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17.4095亿亩,比2018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81公斤/亩,比2018年增加6.6公斤/亩,增长1.8%;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1.336亿吨,较2018年增长1.6%;玉米产量2.6075亿吨,较2018年增长1.4%;稻谷产量2.096亿吨,较2018年减少1.2%。2019年国内稻谷及小麦承压于供需格局宽松以及政策性粮源拍卖底价下调,其价格重心整体下移,尤其是稻谷;国内玉米市场行情阶段性走势相对较为明显,受国内猪瘟疫情等因素制约,价格上涨空间受限。

展望2020年国内粮食市场,预计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粮食面积保持稳定

种植结构继续优化

在农业提质增效导向和收购价支撑下,预计2020年国内口粮产量将保持基本稳定,生产结构将进一步调优,国内稻谷、小麦种植面积将稳中略减,优质稻谷和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将继续增加,其中品质较差、价格较低的早稻和双季晚稻播种面积将继续调减,品质较好、市场价格更优的中稻和一季晚稻播种面积将增加;江淮赤霉病高发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南条锈病菌源区等地通过休耕和轮作等措施调减冬小麦播种面积。

2020年国家将继续巩固非优势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农业农村部表示,力争2020年国内冬小麦面积稳定在3.3亿亩以上,优质专用小麦比例较2019年提高2个百分点。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20年粮食生产要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预计,2020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将偏重发生,重于2019年,累计发生面积约45亿亩次;2020年将是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的关键年,对玉米等作物生产威胁大;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重发风险高。

《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预计,未来10年,国内小麦播种面积将稳定在3.6亿亩左右,国内稻谷产量维持在2亿吨以上,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将呈现恢复性增长,预计2028年国内玉米面积将达到6.73亿亩。

托市政策不断完善

稻麦托市仍将启动

随着国内粮食供求形势的变化,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推进。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调整改进“黄箱”政策,扩大“绿箱”政策使用范围;按照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取向,完善稻谷和小麦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

2019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公告显示,经批准,2020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收购价政策,2020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2元,保持2019年水平不变;自2020年起对收购价小麦限定收购总量;限定收购总量分两批次下达,第1批数量为3330万吨,不分配到省;第二批数量为370万吨,视收购需要具体分配到省。

国家将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以确保口粮、防止“谷贱伤农”为底线,预计2020年国内主产区稻谷托市收购价仍将以保持平稳为主。考虑到国内小麦及稻谷市场供需格局,预计2020年国内主产区小麦及稻谷托市收购仍将大范围启动,但有效仓容不足将制约托市收购力度,2020年主产区小麦及稻谷产量和质量情况将影响收购格局。

稻麦拍卖仍将调价

玉米去库存压力小

国内权威机构预计,2019/2020年度小麦供求结余量为135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829万吨;2019/2020年度稻谷结余量1401万吨,较上年度减少445万吨;2019/2020年度玉米市场产需缺口为1318万吨,缺口同比扩大191万吨。

2019年国家临储小麦及稻谷拍卖底价不同程度下调,且粮源投放结构及方式更加灵活,但国家临储小麦去库存效果不佳;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底价虽上调,成交量同比下降,但其去库存压力不大。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超过9000万吨,国家临储玉米剩余库存量在5300万吨左右,国家临储稻谷剩余库存量超过1亿吨。由于国内小麦及稻谷年度产量大于需求量,若要有效实现“去库存”目标,预计2020年国家临储小麦及稻谷拍卖底价仍将继续下调,国家将把握力度和节奏,加快消化稻谷及小麦等政策性粮食不合理库存;由于国家临储玉米去库存压力较小,预计其拍卖底价将与市场价接轨。

稻米保持净出口国

非主粮进口量或增

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1月国内谷物及谷物粉进口量1594.8万吨,累计同比减少17.7%。其中,小麦进口量299万吨,同比增加4.4%;玉米进口量406万吨,同比增长30.6%;稻米进口量217万吨,同比减少22.6%;高粱进口量79万吨,同比减少78.2%;大麦进口量569万吨,同比减少14.7%。

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2020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其中2020年小麦(包括其粉、粒)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963.6万吨,其中90%为国营贸易配额;2020年玉米(包括其粉、粒)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720万吨,其中60%为国营贸易配额;大米(包括其粉、粒)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50%为国营贸易配额。

美国农业部2019年12月供需报告将2019/2020年度小麦期末库存预测上调12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2.895亿吨;将2019/2020年度玉米期末库存上调460万吨,至3.006亿吨;将2019/2020年度大米期末库存上调8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1.778亿吨。

预计2020年国内稻米仍将保持净出口国态势,非主粮进口量有望增加,小麦进口量或较2019年增加。一旦中美达成第1阶段经贸协议,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将大幅增加,2020年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内进口美国粮食的数量。

口粮消费稳中下降

饲用需求有望好转

国内居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使得粮食有效供给面临较大的压力,预计2020年国内人均口粮消费量将稳中略降,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量将增加,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更加重视品牌认知,口粮专用品种及其制品的需求呈增长趋势。

国内自2019年12月起实施新修订的食品法实施条例,强化了进口食品风险控制措施以及进口商的责任义务,进一步加强食品源头管控,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预计未来10年,国内农产品消费总量增速放缓,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明显。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当前国内粮食加工业仍存在产业链条短、创新能力弱、优质产品少等问题,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产品品质及品牌尤显重要;粮食加工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按照“拾回老味道、重塑老品牌、恢复老技艺、开发新产品”的思路,创新品牌营销推介。预计2020年国内加工业整合进程仍将持续,下游消费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口粮消费需求仍将不给力,稻麦加工企业整体开工率仍将偏低;饲用消费需求有望好转。

稻麦下行压力较大

玉米价格有望走高

近几年,国内粮食产量持续处于历史高位,稻谷及小麦年度产量大于需求量,这导致其结转库存数量趋于增加,政策性小麦和稻谷去库存压力较大,质量与价格成为赢取市场需求的关键。预计2020年国内稻谷和小麦供需宽松格局仍将从整体上制约其市场行情走势,在国内政策“去库存”以及“降成本”主导下,稻谷及小麦市场价格重心仍将下降。

国内加工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及需求不给力,将进一步加大流通市场稻谷和小麦的销售压力,加工企业采购议价能力提高。虽受猪瘟疫情影响,国内玉米需求有所下降,但因其年度内需求量大于产量,使得国家临储玉米库存数量明显下降,预计2020年国内生猪养殖恢复情况以及中美贸易关系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走势。玉米市场阶段性行情仍将频现,市场价格重心整体有望上移,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底价将对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支撑。

粮价波动风险仍存

市场模式面临重塑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0年要狠抓农业生产保障供给,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做到保供稳价。随着国内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收储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明显提升,粮食价格逐步由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粮食生产主体与加工主体规模化程度提升,加之市场信息透明,进一步加大流通企业生存压力。

国内粮食生产持续向核心产区集中,跨区域粮食流通量将进一步增加,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原有的市场模式面临重塑,市场细分度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与品牌成为赢取市场的关键。粮食贸易商传统“低买高卖”的经营模式难度加大,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对粮价阶段性走势影响加大,储备粮高价轮入、低价轮出以及进口等因素,导致国内产销区粮价倒挂现象频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市场购销活跃度。

当前国内粮食市场处于后政策市阶段,政策调整对粮食品种间的影响力度不一。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粮食市场贸易空间明显压缩,质量与成本控制成为粮食贸易商生存的关键,粮食贸易商应提高市场风险意识。与此同时,粮食贸易商应提高政策敏感度以及增强市场把控能力,准确把握好“多”与“少”、“质”与“量”、生产与流通、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国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六个关系”,做好市场调研,抢抓阶段性市场机会,加大与粮食产业链上下游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力度,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压缩流通环节,通过提质降本达到企业增效。来源:粮油市场报

餐饮食材经销商交流群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