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习俗文化当中,大年初七只是春节过了一半而已,只有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那时候才代表着春节已经结束了。那正月初七要吃什么呢?月初七吃什么寓意好?下面随小编一起了解下吧!
正月初七要吃什么呢?
大年初七要吃七菜羹
七菜羹,在不同地方叫法也不一样,有叫七宝汤、七元汤、全家福等等。大年初七吃七菜羹的说法,历史较为悠久,现今也只在南方几个地方还在遵守,大年初七吃七菜羹的习俗。
据南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介绍民间习俗上记载着:“正月七日为人胜日(人生日的意思),以七种菜为羹。
所谓的人日,指的是民间神话传说中在女娲造人,大年初一至初六先造六禽,直到大年初七才造人。早期的七菜羹所选用的食材,分别是:
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兰等,其中芹菜取谐音新,春菜取春,蒜意寓着发,菜指财,合起来就是新春发财的意思。
农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是潮汕民间习俗,用今天时尚的词汇来说,就是用一场蔬菜盛宴来清理肠道,让节日里大吃大喝的身体得到调节。
七样菜”,顾名思义,就是将七种不同的菜类煮在一起。很多家庭在这一天都会去做,但其实,并不是随便找七种不同的菜混在一起就是“七羹”了。真正的“七样菜”,是有着明确的区分的。传统习俗中,真正的“七宝羹”的选菜其实是这样的
广东潮汕:
芥菜、芥兰、春菜、韭菜、芹菜、蒜、厚瓣(厚合)
客家人:
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
台湾、福建:
菠菜、芹菜、蒜、葱、韭菜、芥菜、白菜。
“七样菜”至今仍然盛传,它是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过年期间,习惯了大鱼大肉,突然换一种口味,所以,总是可以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潮汕“七菜羹”民间相传
“七菜羹”是潮汕地区一体化区民间颇具特色的一种食俗。“七菜羹”即由7个不同品种的蔬菜煮成一锅吃,作为潮汕地区民间食俗,由来己久。相传,宋朝有一京官遭到奸臣陷害,被贬江南。正月初七这天,他来到榕江边一个偏僻荒野,顿觉头晕眼花,饥饿难忍,只好就地采摘了几样野菜,煮成杂菜汤聊以充饥,刚吃完,顿觉眼睛明亮,浑身有了力气,后来该官员复职高升,忆起当年在江南尝过的救命野菜共有七种,于是让家人每年正月初七务必随便取七样不同的蔬菜,煮成“七菜羹”而食。
芥菜:潮名大菜,这种蔬菜中的粗汉,是“七菜羹”的首要选择。
厚合:叶大如扇,茎硕汁多,一种从中原南移的粗生贱长的蔬菜。平时是作为饲料,不能入肴的,但在“七样羹”中却唱主角,这反映了先民对根和祖先的眷恋和叨念。
芹菜:谐音勤快。
大蒜:与厚合搭配寓意诸事合算或作有钱藏之意。
春菜:潮汕特有蔬菜寓意回春。
韭菜:长长久久。
芥蓝:谐音“各人”,与前面的好意头联系起来就成了“韭”“合”各人。
过年的传统民俗文化,这是老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遗产,虽然这些民俗文化,在现今不能用科学原理来解释。但这些民俗文化,是数代人口耳相传下来的,是属于非遗物质文化。这些民俗文化,也是有着积极的一面,引导后人向善。先人留下的习俗,我们可以不去遵守,但不能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