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黄帝和炎帝在山西阪泉地区打了三次大仗,最后,黄帝收服了炎帝,并取代他成为华夏众部落的新首领。此战号称“中华第一战”。后来有专家认为,此战实际上最终的目的就是争夺看似很普通的东西,食盐。中国疆域辽阔,而主要盐产地数千年相对固定,食盐分配遂成左右天下大势的要因。乱世割据,得食盐者未必得天下,但得天下者却必然先得食盐。炎黄部族为争夺池盐而战,进而成为中原地带最强大的部落联盟,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雏形。而后不久,为了争夺食盐的控制权,黄帝又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场世纪大战。
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生活着许多原始人;他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过艰苦的劳动,在距今五千多年前,逐渐形成了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做“九黎”,以蚩尤为首领。《国语?梦语》注中说:“九黎,蚩尤之徒也”。
在今山西运城解州镇有一个很特别的村子——蚩尤村。千百年来村里的人一直认为自己就是蚩尤的后代。
采访
嘉宾:部落一部分人就到这个地方,到这个地方以后就看见咱们这个中条山树木茂密,里面有果实,也有那个野果,还有猎物随处可见,能够看到很多猎物,这样子他就觉得可以生活的地方,那个山沟那边还有水流出来,看环境特别好,再一个就是通过茂密森林往北边一看有个盐池,慢慢发现这个就是盐池那边能产盐。
解说2:中条山,横在山西省南端的一条山脉。山北面一条狭长的湖泊,就是运城盐池。相传蚩尤带领着部落族群迁徙到这里,并在盐池附近定居下来。运城不但产盐,而且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适宜,加之涑河在此汇入黄河,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平原,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它地处黄河以东,所以在古代,以今天运城为中心的山西南部地区又被称为“河东”。
采访
记者: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在中原的腹地,黄土高原这个地方,会天造地设的出现这么一个盐池,它是从地理上怎么形成的?
嘉宾:我们的祖先他们认为凡是黄河拐弯的地方,就是由黄河浸淫而成的,实际上根据现代地质考察,在酝酿于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时候,就是大约现在2600万,到2800万年前之间。中条山的隆起和山的北面,发生了大面积的洼陷,形成了盐池的雏形,在这个时候啊,有大量含有盐类的矿物质汇集到这。
记者:就积淀下来了。
嘉宾:积淀下来了。
记者:大概面积有多大这盐池?
嘉宾:总面积132平方公里。132是个啥概念啊,六个澳门那么大。
解说2:相传五千年前,蚩尤和黄帝为了争夺地区的控制权,双方围绕盐池展开了一场大战,据《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曾明确写道:盐池,成为中国古代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之资格。
采访
记者:我们都知道,盐是人类根本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需求的一种物质。那么过去管仲就说过,如果这一户人家有十个人,十个人都要吃盐,有五个人,五个人都要吃盐,不能说其中有一个人不吃盐。所以盐是一种不可或缺,又没有其他的物质可以替代的,一种人类需要的一种东西,所以大概可能,盐是最早从一般商品中间超越出来,最早变成一种像有点像硬通货似的一种商品。
嘉宾:这个盐在没有发现石油以前,盐就是硬通货,谁具有了盐,谁就具有了国家。我们那个地方,尧舜禹故都啊,最早叫中国的地方,对吧,1998年高考的时候有一道题,最早叫中国的地方是什么地方,你答晋南晋西南都对。为什么说呢。帝王之都为之中,那个帝王之都都在盐池附近,所以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俄罗斯欢迎最尊贵的客人献上两件东西,面包和盐。
解说3:相传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他们个个兽身人面,铜头铁臂勇猛无比。他们擅长制造刀、弓弩等各种各样的兵器。战争之初,蚩尤凭借着良好的武器和勇猛的士兵,连连取胜。
嘉宾:那个蚩尤的蚩非常有意思,山下面一横压一个虫,那就是说中条山下压了一个虫就是谁呀,就叫蚩尤。
记者:当地老百姓说的,中条山底下好像还有一个村子就叫蚩尤村是吧?
嘉宾:就叫蚩尤村,它就在盐池的东边。
记者:在盐池的东边。
嘉宾:东南方向。
记者:那么黄帝战蚩尤的传说故事我们一般推断它在五千年多年以前?
嘉宾:五千多年以前。根据现在的地质构造和我们的华盐设计,就是蚩尤村那个方向,是占有资源最丰富,到现在为止都是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它产的盐味香颗大,驰名远洋,蚩尤村边上有个盐号叫做“汴合兴”,汴梁城的汴,合作的合,高兴的兴。那个盐就是驰名国内外的,好多商人,河东商人做生意,他就指明要汴合兴的盐。
记者:就是它的盐的质量特别好。
嘉宾:对,但是黄帝相对占的池西这一块,就是佘东这一块啊,资源贫乏,到现在也是资源贫乏,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以内,蚩尤是盐池的主角。
解说4:宋太宗时所编《太平御览》记载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胜,黄帝归于泰山。得九天玄女授予阵法,后又经过多次激烈的厮杀,最终黄帝杀死了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蚩尤也被处死,身体被分开弃于解州。
蚩尤被杀后,黄帝牢固的控制了盐池。后来到了尧舜禹时代,所建都城也都在运城附近。
采访
记者:盐池周边,我们就说到夏县,和中华民族华夏民族的来源直接有关的这种地名啊,好像都是在这一带是吧。
嘉宾:都在这一带
记者:过去说三代都是围绕盐池在周边兴建。
嘉宾:这三个就是,尧都平阳,舜都蒲坂,就是现在我们的安邑,禹都夏县。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建都呢,因为都在盐池附近,它有最方便的资源可以控制。三国的时候曹魏曹操说过,河东盐池就是他的股肱之地啊。
解说5:舜帝时,人们吃的盐还都是盐池日照挥发后,生成的自然盐。阳光曝晒盐池卤水必然产生水蒸气。如果无风,水蒸气就浮在池面上形成一个蒸汽隔离层,影响池水继续受热蒸发。当风吹拂盐滩时,还会促使水面波动;波动的水比静止的水承受日光曝晒的面积要大,这也会加快蒸发,促成盐的结晶。
所以在当时风神特别受到尊重,因为晒盐需要风,而这里的南风又极为强烈。中条山虽然横在盐池南面,但南风会拥挤着穿过山谷,更加猛烈地横扫盐池,以至盐池湖畔蚩尤村的居民住房都必须坐南朝北,背向中条山,避开风向。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当年舜帝曾亲临盐池观察,欣喜之余,抚琴做《南风歌》,生动的阐述了南风对盐池的重要性。
采访
嘉宾:舜在那接受了尧的禅让之后,在那开完四岳十二牧会议,开完以后心情非常舒畅,望着和煦的南风,唱了一首《南风歌》。
记者:实际上也就说我们指的这个风风风主要指的是南风吗?
嘉宾:南风。《南风歌》就是南风之薰兮,这个薰啊就是香的意思,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个愠是烦恼,和煦的风吹过来啦,那就有什么好处呢,第一,解除我心中的烦恼。
记者:心情愉快。
嘉宾:第二句叫做:南风之时兮,这个时是及时。
记者:及时雨的意思。
嘉宾: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个阜和富强的富是个通假字,有学者研究认为《南风歌》就是最早的一首反映了民本思想的歌。
记者:不仅反映了民本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实际上是一首,应该说就是中国最早,世界上最早的一首盐歌是吧?
唐代大历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78年,中条山一带阴雨连绵,连月不开。盐官不停地祷告上天,终于迎来了天放晴的一刻,随后他们发现,被淹的盐畦中出现了“红盐自生”奇事。现在的盐工都知道,卤水和淡水结合操练,盐在结晶过程中就带有颜色,以红色居多。所谓“红盐自生”就是雨水浸入盐畦卤水中,影响结晶所致。这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可在当时无法用科学原理解释这种“奇闻异象”。盐官把这种现象报告给唐代宗,代宗派人前往运城盐湖实地察看,得知红盐现象确实属实。唐代宗认为盐池生红盐,上古未有,自然是“祥瑞之兆”,本来对洪涝破坏盐田生产担心不已的他转而龙颜大瑞,特下诏书,赐运城盐湖为“宝应灵庆”池,钦定在盐湖建庙,赐封池神为“灵庆公”。中国历史上的一座池神庙也就此诞生了。
解说6:池神庙位于运城市盐湖区盐池的北岸,池神庙坐北向南,总面积2.6万平方米,依丘陵地势高低错落而建,其南面正对着浩渺的盐池。
采访
嘉宾:这是一个大象形的物,这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