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因开放时的花呈浅黄色而得名,学名萱草,还因其花蕾晒千后颜色金黄而形状如针,故称金针菜,又称忘忧草、萱草花、健脑菜、安神菜、红萱、金萱草、鹿葱花、宜男花、黄花、川草、丹棘等,日本人称其为绿葱茶。黄花菜是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及林缘,其根如群龙舞爪;其叶,狭长深绿;其花,未开前似杯,绽蕾时成嗽叭状,花形秀美,姿态独雅,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赞美它的诗歌;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有“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的吟咏。唐代李峤也道:“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皆是赞美萱草馥郁,如同少女散发的气息,难怪人们把芳龄闺秀称作“黄花女”。
黄花菜原产亚洲和欧洲,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最早见于《诗经?风佰兮》篇记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此后《周处风土》记载“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魏嵇康《养生论》有“萱草忘忧,亦为食之”,“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的记述。元朝李九华《延寿书》上说:“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忧”,,可见古时还食用黄花菜的嫩苗。
相传,秦末农民起义陈胜起义前,因家境贫寒,又身患疾病,以致常以乞食度日。后来他遇到一位姓黄的好心老妇,经常煮些萱草送给他吃,一段时间后,陈胜的全身浮肿慢慢消退,疾病痊愈,身体也强壮起来。后来他与吴广组织农民起义,成为农民。为感谢姓黄妇女之恩,陈胜请她常住在家里,并把萱草称为“忘忧草”。传说中当人们看到忘忧草,不管多大的忧愁也会烟消云散。西晋时,有名的“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在《养生论》中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知所共知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有“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的绝妙诗句。当陈胜、吴广率领农民起义军攻下陈州(今河南淮阳县)建都称王时,士兵们在兵荒马乱中,把生机盎然的黄花菜践踏成不成样子,当地有个名叫金针的姑娘,看到这种情形十分痛惜,于是就对其精心管理栽培,结果这些黄花菜死而复活。人们为纪念金针姑娘,便将黄花菜起名“金针菜”。
亦有民间传说,古时邳宿地势低洼,常遭水灾,当地血吸虫病肆虐。名医华佗在徐州一带游学时,曾来到宿豫大运河西岸以及仓基湖一带行医,并教当地人采摘萱草花食用以安神健身。后人见此菜的形状很像华佗用的金针。于是出于缅怀之情将其称作金针菜。
黄花菜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在我国栽培地区广泛,目前种植区域已达20多个省市,品种有几十种之多,主要分布在湖南、甘肃、河南、四川、甘肃、湖北、安徽等省,并形成了很多名产区和著名品种,如河南淮阳的棒黄花菜,陕西大荔的沙苑金针菜,四川渠县的渠县黄花,湖南邵东的猛子花和白花萱草,四川铜梁的铜梁黄花,浙江仙居的仙居黄花,湖北荆州的荆州花等。金针菜的早熟品种。一般5月下旬采收:中熟品种,6月上中旬采收;晚熟品种,6月下旬才开始采收。
黄花菜在国外属观赏花卉植物,如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等均将其作为观赏花卉种植,只有我国作为蔬菜栽培,是中国的特色农副产品及传统的出口商品,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花菜不仅是一种可观赏的花卉,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食。黄花菜以其花蕾供食,色泽金黄,花瓣肥厚,香味浓郁,是烹饪中常用的蔬菜,以其入馔,家常、筵席皆宜,素菜荤肴均可,炒、煮、熘、烧、烩、烫等皆宜,其味香、鲜嫩、甜,且久煮不烂、互不粘结,品质上等。《随息居饮食谱》载:“萱花,干而为菹,荤素宜之,与病无忌。”黄花菜除部分鲜食外,大多脱水干制。新鲜黄花菜适合炒食,如清炒金针菜,味道特别鲜美;黄花菜干品用温水泡发后便可供烹调,多用作配料,既可做菜也可做汤,且荤素皆宜,一般的吃法是与蛋、肉丝、豆腐丝、胡萝卜等炒食,可与木耳等炒木须肉,也可与鸡蛋打卤作为面条或豆腐脑的作料,可以配以木耳、香菇、榨菜、肉丝、鸡蛋等烧汤。素馔之中用得更多,特别是“素鱼翅”中的鱼翅,即是以之破成丝状充代的。色鲜味美、营养丰富的黄花菜,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佳肴,民间常把黄花与木耳、猴头菌齐名并列为“席上珍品”。江西省有一道名菜叫“养心鸭子”,是在一只肥鸭肚内填装金针菜和百合,再辅以适宜的佐料,用文火炖烂,堪稚荤鲜素肥。北京的“八珍烤鸡”也在鸡腹中放有黄花、木耳、枸杞等。上海、杭州、嘉兴湖州等地,把“黄花菜红烧肉”、“黄花菜蒸鸡”、“黄花菜烧鱼”、“黄花菜豆腐羹”等,作为节假日招待佳宾的名菜。安徽还有一道用黄花做的名菜叫“红烧金针翅”。这些菜味道鲜美,闻名遐迩。
黄花菜除作为传统的干制加工外。近年来还研制出了系列产品如金针酒、金针饮料、金针脯、即食金针菜、酱黄花罐头等新型食品。金针菜切碎后泡茶亦清香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