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品玉米起始于四月初的这波浩浩荡荡的价格上涨,终于有了顶部迹象,止步于五月上旬。
其中,东北产区玉米价格涨到1800-2000元/吨,北方港口玉米涨到2100-2200元/吨,南方销区玉米涨到2300-2400元/吨,涨的市场瞠目结舌,涨的需求企业动人心魄,这也是我国临储玉米政策退出历史舞台后记录的涨幅。
当我国四大主粮作物大豆、水稻、小麦、玉米分别完成了价格的“萝卜蹦”后,这波以货币流动性充盈引发了刚性产品需求的量级增长,再叠加供给侧改革改变了玉米供给结构和粮食危机的连锁反应,以及临储玉米拍卖传闻的频频落空,更加剧了市场对增量供给商品玉米价格成本的担忧,导致了这轮商品玉米价格在大豆、水稻和小麦价格快速上涨完成后终于启动,并实现了产销两区联合上涨,终于成功实现了1元大关的两岸相望。
01.大豆与玉米价格上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手里粮源不足
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四大主粮作物价格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态势,其中大豆价格再现2008年高峰时刻,玉米价格再现2015年后高价格。
深究两个作物供需关系后,我们会发现都呈现一个共同特征,即我国粮源库存不足。大豆库存在4月初见近7年历史新低,即我国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进口大豆总库存量降低至240.93万吨;临储玉米库存5377万吨,大概占2019年我国玉米产量的20.62%。
子弹不足,对敌就很难形成有效的威慑力。这个逻辑在水稻和小麦的价格上涨上就能得到的应证。
当小麦和水稻出现价格上涨苗头时,我国相关部门及时提前进行临储小麦和水稻的拍卖,通过加大投放量,扩大投放范围来对过热的价格进行精准打击,有效的抑制了小麦和水稻价格的快速上涨,这一切都是基于我国小麦和水稻充足的库存为前提。
所以才有了市场传闻,我国有关机构开会讨论增加收储1000万吨大豆、2000万吨玉米与若干棉花、白糖、豆油的消息传出。
02.临储玉米拍卖传闻越来越多,市场顶部区间心态失衡
第1个传闻是5月15日将拍一次性储备玉米370万吨,粮源为黑龙江玉米,之后进行包干销售,总共投放量800余万吨,临储拍卖将会于20号以后投入市场。
点评:目前黑龙江省还是疫情的高风险区,很多县域城市政策管制非常严格,车辆出入都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而目前黑龙江省临储玉米库存大多集中于第三四积温带等偏远地区,疫情+运距感觉放开有点不太靠谱。目前从时间来看,这个传闻已经落空。
第二个传闻是5月28日开启临储玉米拍卖,周投放量200万吨,底价上调100元/吨。
点评:从时间周期来看,应该是临储拍卖四年以来,启动晚的一年。从价格维度来看,拍卖价格比目前产区市场价格要低200元/吨左右。从价格周期来看,东北产区临储玉米价格的底部区间已经明确,底部价格抬升态势已经越发明朗。
第三个传闻是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预计在一周后启动,总投放量2200万吨,平均每周投放100万吨,起拍价格较去年不变。
点评:2200万吨投放总量,每期100万吨投放量,大概需要22周的时间长度,大约5个半月的时间,即到10月末投放结束。从时间周期看,符合历年投放周期,但是对于市场供需的偏紧状态,2200万吨的投放量只会加剧市场对于粮源不足的担忧,甚至会引起市场恐慌,应该不符合党中央各项工作“稳”字当头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概率不大。
第四个传闻是5月21日启动临储玉米拍卖,2014年临储玉米参拍企业需要具备陈化粮资质,2015年饲料及贸易用量,供给投放量是5669.74万吨,每周投放300万吨,2015年临储玉米起拍价较去年提高100元。
点评:陈化粮属于定向拍卖,其它企业没有参与权利;5669.74万吨玉米总投放量应该是临储玉米和国家一次储备玉米一起投放;从5669.74的投放总量来看,国家是打算一次性将临储库存全部拍卖完毕,玉米去库存工作宣告结束。
临储拍卖的靴子迟迟不肯落地,一会传闻全额拍卖,一会传闻半量留存,一会传闻叠加一次性储备拍卖,但是一日消息没落地,都助推了商品玉米价格涨出了天际。但是随着中美贸易文本的逐步落实,再叠加国内小麦和水稻陈化替代的推进,未来玉米价格还将如何演绎,是继续高开高走,还是顶部盘整,亦或逐步回落支撑价格区间,众多不确定性只有当临储拍卖的靴子落地,我们才好预判。
目前能做的只有静等,让子弹继续飞一会吧!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