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知识 >> 粮油百科 >> 粮食为什么要进行毒素、限量和准确分析

粮食为什么要进行毒素、限量和准确分析

编辑:杰杰  发布时间:2013/6/1
真菌毒素是由产毒真菌产生的代谢物,其广泛存在于粮油食品和饲料中。这些产毒真菌分布于各级食物链,包括不同纬度、甚至极地区域的产粮区。即使是在现今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食品加工工艺的条件下,在作物种植、收获、储藏和加工过程中,仍然无法避免和防止产毒真菌的危害。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这些产毒真菌就会在着生的粮食(如谷物、油料种子、食用坚果、干燥水果等)上生长繁殖,产生真菌毒素;真菌毒素也可能因畜禽食用了含真菌毒素的粮食而进入其乳、蛋中从而再次带入食物链。
自有历史记录以来,人类就认识了真菌毒素及其对人畜的危害性。早在中世纪,人们就广泛地描述过麦角中毒,麦角中毒是由麦角菌产生的麦角碱引起的,其可使人畜产生严重的神经错乱性血管收缩疾病。
目前已确定了由350种真菌产生的300种以上的真菌毒素,但对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真菌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醇、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素、伏马毒素和展青霉素。 由于真菌毒素会造成人畜的致癌、免疫系统毒、诱变性毒、毒、消化道毒、泌尿系统毒、血液系统毒、肾脏毒及神经错乱等急性和慢性中毒,因此,就必须要尽量避免人畜接触真菌毒素。
尽管人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食品加工、储藏和运输等方面也发展了一些好的方法,但是,真菌毒素仍然是一个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因素。在1992年于召开的FAO/WHO国际会议和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了人类食品安全和食品中化学污染潜在危险的重要性。在1996年,联合国批准了一个项目,即建立包括真菌毒素在内的一些食品中污染物作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监控指标。
目前,许多国家依据公共卫生意义和商业目的,都制定了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的限量规定。在发展中国家,食品和饲料中的真菌毒素也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随着世界各国对真菌毒素的限量控制,出口的粮油食品和肉乳类即便是没有关税障碍,也将受到影响而减少其市场份额,从而必然导致减少产量。具FAO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真菌毒素污染的原因造成的粮食损失大概在10亿吨左右。
为了使政府有关部门能时时监控本国和进出口粮油食品和肉乳类中的真菌毒素,以确保其含量低于规定的限量,就需要建立具有灵敏、地对样品进行分析的实验室 。
目前,国家粮食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引进了一套美国VICAM公司制造的粮油食品真菌毒素快速分析体系---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荧光分析仪,可检测各种粮油食品、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伏马毒素等六种真菌毒素,检测范围宽,测定数据准确,分析速度快(测定一个样品仅需30分钟左右),成为我国粮油食品和饲料行业中可同时检测真菌毒素最多和技术进的机构。
食材经销商交流群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