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咬羊有什么营养

鱼咬羊有什么营养价值吗?做法是什么?鱼咬羊的由来是什么?

2015/1/13 11:12:16提问者:小艳 | 分类:水产 | 状态:未解决 | 浏览量:157
我来回答:
匿名  
验证码:

全部2个回答

  •     鱼咬羊是将羊肉装入鱼肚子而后封口烹制而成。孔子周游列国时,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到处碰壁,甚至弄到断粮的处境。他的学生讨来一小块羊肉和几条小鱼,因饥饿难忍,只好应急将羊肉和小鱼同煮。出乎预料,羊肉烩鱼汤,十分鲜美。传说圣人创造“鲜”字,由‘鱼”“羊”二字配合,由鱼和羊合烹的“鱼咬羊”又称“鲜炖鲜”,也流传至今。

        制作

        ①将桂鱼去鳞腮,从脊背正中割一刀口,取出大骨及内脏,用水洗净。羊肉切成3.3厘米长

        鱼咬羊

        、2厘米宽的长方块,放入滚水中略烫,捞出滤干水。

        ②烧热锅,下油,烧至五成熟后,下羊肉煸炒几下,加适量水、酱油1汤匙、葱2段、姜2片、八角1个、适量白糖、盐,烧至八成烂时,拣去葱、姜、八角,将羊肉取出装入桂鱼腹内(用麻线捆住刀口,不使羊肉露出)。

        ③烧热锅,下油,烧至六成熟时,放入桂鱼。鱼两面抹一点酱油,煎成两面金黄色时取出,去掉麻线,放在锅内,再加入余下的八角、葱、姜、绍酒、酱油、白糖、盐、清汤和烧羊肉的原汤,用小火煮滚,再烤30秒钟,随后拣去葱段、姜片、八角,洒上白胡椒、香菜即可。[1]

        制作提示

        1. 除去桂鱼内脏,用一双筷子同时从鱼嘴两侧插入鱼腹中,鳃和内脏要一并绞出,不可破坏鱼体完整;

        2. 选用新鲜的羊腰窝肉,其膻味较小,先烫一下,除去异味,保持羊肉本身的鲜味。羊肉烧烂后,再装人鱼腹中,鱼、肉才能同熟。

        3.淮北地区民俗喜食羊肉,原为羊肉汤中永鲫鱼,是奶汤菜,后改用桂鱼。因桂鱼膛较大,可由口中绞出内脏,灌入羊肉,小火红烧,成莱鱼体完整,腹中有羊肉,奇特的是这种烹调方法鱼不腥,羊不膻,鲜美无比

    2015/1/13 11:13:15回答者:小艳
  •     营养价值 鳜鱼

        鳌花鱼,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其中以鳌花鱼翘嘴镢生长快。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一、肺结核、咳嗽、贫血。用鳌花鱼1条(500克以上),去肠杂、鱼鳞,百合20克,贝母5克,冰糖适量,隔水蒸熟后,去药渣,鱼肉及百合共食。也可用鳌花鱼煮的汤,加人大枣和糯米熬粥食用。

        二、虚劳赢瘦,肠风便血。取鳌花鱼1条去肠杂、鱼鳞,单独清蒸或与豆腐共煮食用。

        三、目刺粳喉。用鳌花鱼胆汁加入米酒中化温呷下,可使卡人咽喉的骨刺、异物随涎而出。

        四、老年体弱无力。取鳌花鱼1条,黄芪、党参各15克,淮山药30克,当归头12克。把煎后取汁,再放人鳌花鱼共煮熟食用,可调补气血。

        五、肠风泻血。取鳌花鱼肉100克、猪肉50克,切丝后人油锅,加适量生姜、蒜、盐、料酒、味精炒一下,再把浸泡6小时的糯米100克加入煮成粥,撒些胡椒粉即可食用。鳌花鱼为虚劳食疗要品,患寒湿病者不宜食用。[4]

        羊肉

        羊肉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时称羊肉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

        ,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羊肉虚寒、肾亏、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和补益效果,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脂肪4克,蛋白质18克,热量109千卡,碳水化合物2克,钾108毫克,灰分0.7克,镁9毫克,钠92毫克

        ,铁2.3毫克,钙12毫克,锌2.14毫克,磷145毫克,维生素A16毫克,硒6.18毫克,维生素E0.53毫克。(每100克含量)

        1 味甘,性温。能,温中暖肾。

        2 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铁、钙、维生素B1、B2和烟酸,胆甾醇等成分。

        3 用于气血不足,虚劳羸瘦;脾胃虚冷,,少食或欲呕,肾虚,腰膝酸软,尿频。

    2015/1/13 11:12:39回答者: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