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种植中需要什么材料

花菇种植中需要什么材料?有经验的说一下

2014/6/13 10:36:36提问者:小班 | 分类:干货 | 状态:未解决 | 浏览量:196
我来回答:
匿名  
验证码:

全部2个回答

  •     菌袋生产前的准备
        a、木屑的选择:以柞木、槐木为,桦木、山杨、柳木次之,用机械粉碎为直径0.5-0.8CM的片,若用细木屑则不超过20﹪,否则过多会影响质量与产量。
        b、培养室:要求干净,能保温、通风,接种前3天打扫干净后备用,每平方米可放80-120-袋。
        c、接种室:在培养室内搭建,用塑料棚扣起,高不超过2米,长度以袋数而定,必须密封。
        d、灶:可采用常压,只要能使袋内温度达到98以上则灶型可灵活调节。
        e、配方与所需材料:
        〈1〉、配方:干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如用规格为17×55CM的耐高压聚氯乙烯袋,以千袋计算为:干木屑2000斤,麦麸400斤,糖20斤,石膏20斤。
        〈2〉、器材:装袋机、菌袋、酒精、套袋、接种桌、棉花、气雾盒等。
        ④制代过程及发菌的管理
        a、配料:含水量在52-58﹪,可在拌料前用总需水量的30-40﹪进行预湿,闷堆以利于木屑软化,
        b、拌料:先把木屑平摊在水泥地或砖地上,高度在50CM左右,再把麦麸和石膏分别均匀地撒在木屑上,干拌料2遍,加入糖水拌2-3遍,使料均匀含水量达到52-58﹪左右。
        c、装袋:料袋一定要装紧,袋上出现白线方可,袋口绑紧不能漏气,检查破孔后用胶带贴上。
        d、:的好坏关系到栽培的成败,一定要在袋内的料温达到98以后保持13-14小时,停火后在闷1-2小时方可出灶,出灶时检查破孔并用胶带贴上。
        e、接种:当袋内料温降到30以下时方可接种,把所需的物品及工具放入接种棚,用气雾盒按5G/㎡进行(接种室一定要密封),熏5-6小时后方可接种。
        〈1〉、处理菌种:工具后去掉菌种上部的老化的菌皮和菌丝。
        〈2〉、打孔人员对菌袋后进行打孔,然后接种人员立即进行接种,菌种高于孔面0.5CM,接种完毕套上外套袋,原地摆放整齐,以接好菌种的料袋勿远距离搬运。
        f、发菌的管理:
        〈1〉、菌丝直径达5CM后倒垛,挑污染袋,打开套袋口以补氧。
        〈2〉、菌丝直径达10CM后去掉外套袋,根据温度适当的改变堆型,同时进行刺孔补氧。
        〈3〉、菌丝将发满袋时,堆型变为两袋井叠,适当的增加散射光,促进原基的形成。
        〈4〉、菌丝发满袋,原基达三分之二时进行刺孔增氧。
        〈5〉、菌袋转色后勿产生较大的温差、震动与强光刺激。
        总之,发菌的管理应根据菌种的特性灵活调节温度、湿度、空气、光照,促使菌丝正常生长,达到生理成熟,菌棒变为棕褐色。
        g、菇棚的搭建
        〈1〉、荫棚:高度在3.2-3.8米,棚顶用草帘或树支等遮荫。
        〈2〉、菇棚:选择在地势高无污染,靠近水源的地方,高1.8-2米一般用六层架。
        ⑥花菇的出菇管理
        a、花菇的自然形成条件
        〈1〉、菌丝生理成熟
        〈2〉、光照充足
        〈3〉、出菇场地干燥
        〈4〉、通风条件好
        〈5〉、春秋花菇多。
        ⑦花菇的出菇管理
        a、菌袋入棚的要求:菌丝生理成熟并达到有效积温,转色完整,外界气温适宜。
        b、催蕾:菌袋入棚后应提高空气湿度达到80-90﹪,拉大10以上的温差。
        c、割口出菇:菇盖直径达1-1.5CM左右应适时割口,选择菇型好的一面留6-8朵,剔除多余的菇蕾。若春季出菇,菌袋应上下调节,以利于出菇整齐。
        d、催花:
        〈1〉、温度的调节:当菇盖直径达2-2.5CM时应增加光照,拉大温差,温度保持在12-18。
        〈2〉、湿度的调节:空气相对湿度降到60-70﹪,使菌棒保持内湿外干。
        〈3〉、风及光照的调节:
        1)幼菇破袋至菇盖直径达2CM时,勿需通风,增加光照,拉大温差。
        2)菇盖直径达2CM以上时,应降低空气湿度到55-70﹪,晚通风降湿,一般两天左右菇盖可出现裂纹。
        3)菇盖达3CM仍未出现裂纹时,则应加大光照及通风量,降低空气湿度,促使花纹早形成。
        4)花菇裂纹出现直至采收,勿向菇体喷水,否则花纹会变浅、变褐或消失。
        e、花菇的采收、休菌、补水
        〈1〉采收:原则达到收购标准后及时采收,勿漏采。采收时应捏住菇柄左右旋摘,别碰伤小菇蕾,采后应轻拿轻放,及时送到收购点,勿使菇脱水或变色。
        〈2〉休菌:采过一茬菇后要清棒上的菇脚及残留的污染点,停止喷水,减少光照及温差,恒温培养菌丝,直至被采穴出现白色菌丝或轻微转色,一般需7-10天。
        〈3〉补水:
        1)、注水:A、用注水针:可用小水泵带多条注水针B、利用高位水自然压力注水。
        2)、浸水:用铁棒在菌棒中间串个洞或用铁钉在菌棒上刺一些孔,然后放入水池内摆好用重物压住补水。
        总之,注水或浸水时水温要低,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菌棒的质量而定,次补水可补到制袋时的原重,以后逐次降低,防止补水过多造成烂筒。补水后的出菇管理同上。
    2014/6/13 10:37:47回答者:小班
  • (木碎、麦皮、石膏粉、丰优素)装筒、蒸筒、接种、脱外袋
    2014/6/13 10:37:02回答者: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