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已过,预示着春节已到尾声。人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岗位继续为新的一年打拼、奋斗。根据时间推算,按照规定2016年国储托市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即将全面结束,从新一期的各主产区原粮收购进度来看,随着原粮减少,收购总量也在下降。
总的来说,国储持续托市收购有利的了农户收益,保障了国家粮食的安全。那么,在这托市的背后也将预示着再经过社会不断的消耗,稻价将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其中节后江苏产区已开始领涨,那么此轮涨价是否会持续?分析师尹秀颖认为,稻价涨是必然,但幅度恐怕有限,毕竟以下三点因素将牵制稻价过快上涨。
托市结束,陈粮接棒
随着市场购销逐渐恢复,前期库存少或是无库存的米企表示,原粮上量十分困难,往年节后集中售粮的现象不复存在。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在于2016年天气主要以阴雨天气居多,农户售粮习惯发生变化,多将在水稻收购后直接售卖。
其次,今年秋粮收购以来,部分品种特别是中晚籼稻减产,再加上国储托市力度较大,为稻价起到了一定支撑作用。虽然新粮可收购的量不多,但各主产区已有一批省级、市级、县级储备库陈粮将轮换出库,因此从侧面可以相对有效的抑制新粮上涨。
另外,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重点。那么从我国水稻库存来看,预计约9500万吨水稻库存压力等待释放,后期国储是否会继续增加超期粮拍卖、是否会改变顺价销售原则,都将成为米企长期关注的重点。
稻涨米未涨,米企不接受
春节过后,大部分米企对于米价上涨的心理十分强烈。根据中国粮油信息网采集数据显示,截至到2月中旬国内大米出厂报价基本与春节前持平,仅江苏晚粳米及湖北优质籼米小幅上调报价0.02元/斤左右。米企向笔者反映,即使米价上调,实际上所面临的成本压力还是大。
一方面,实际大米的加工利润也未有得到实际的缓解,部分企业只是少亏损点。另一方面,春节过后能够促进大米走货的利好因素缺失,米价的上调会直接影响经销商的备货心理,涨价后议价心理特别明显,因此米企未来在采购计划上也愈加谨慎,随用随采或是消耗库存将是占主导。
进口米即将到港,竞争激烈
2016年全年我国进口大米总量为353.4万吨,加之国家大力打击走私米以及进口成本增加等利好因素,为国内米市带来支撑。但总的来说,进口米与国产米之间仍存较大的价差。据笔者了解,2017年进口米配额已于2017年1月12日下发,并且部分贸易商已于新年前签订了采购合同,其中越南冬春季大米将在2月底3月初收获大量上市。
与去年不同的是,2017年产冬春季大米未受到自然灾害干旱的威胁,产量及质量相对可观,且冬春季大米是越南大米中的一季,深受国内贸易商青睐。从国内节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部分品种仍处于断货的阶段,因此进口米将压制国内米价的上行,稻价想再继续上涨有点难。
综上所述:2017年水稻总产量低于去年,但有庞大的国储库存待消耗以及低迷的米市决定了稻价上涨的空间将十分有限,另外,随着原粮供给量不断减少以及气温的回升,稻价呈两极分化“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特征较为突出。建议米企可适当的择优收购,后期还需随时关注政策的变化来制定采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