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粽子是端午必备的食品了,甚至在一些地方粽子都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那么粽子有哪些另类吃法,粽子的煮法?
粽子的另类吃法
吃粽子配炼奶
东莞的枧水粽外皮清淡无味,许多人喜欢在上面蘸些蜜糖吃,不过东莞的蓝小姐告诉记者,她喜欢用炼奶来配粽子吃。把粽子切成块后,蘸上炼奶,既不容易腻,又可以让清淡的粽子变得有味道。
蓝小姐说,粽子要选用枧水粽,如果选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让人感觉到腻。蓝小姐说,这种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让人联想到西式的餐点,这种中西结合的方式是她吃粽子时最喜欢的。
红烧排骨粽子
一直以来粽子大多是被作为主食或甜品食用的,那么您想到过要将它做成菜吗?有达人就创意出了一款“红烧排骨粽子”,将排骨和粽子来了个新搭配。具体做法是,先将粽子煮熟后晾凉,切成大小合适的块状,煎成金黄色,再将焯过水的排骨炒香,与熬成金黄色的冰糖和葱段、姜片一起入锅炒,并加入料酒、生抽等配料炒匀,放入适量的开水焖烂,当焖至汤水浓时将煎好的粽子一起炒匀,装盘时撒上葱花和芝麻即可。在红烧排骨中加入煎过的粽子,既有红烧排骨的香浓,又有粽子的软糯,而且沾满红烧肉汁的粽子又香又黏特别好吃,会为端午节的餐桌带来惊喜。
粽子的煮法
将包好的所有粽子放入大铝锅(大锅),加水,水量以粽子煮熟后还淹过粽子为宜(防止缺少水分,中途可添加开水)。可在粽子上面放上洗好的鸡蛋一起煮。开始加热,加热到开锅后,停火5—10分钟,目的是为了让米粘化粘在一起,再加热时米不会从粽叶中溢出。小火继续加热约1小时,再停火10—20分钟后,小火继续加热约1小时,粽子即熟。时间长一点,煮出的粽子味道浓郁。
粽子的来历
公元时期关于粽子的来历。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粽子的另类吃法,粽子的煮法的相关资料了,希望能帮助到您。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1588.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