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酯豆腐与传统的盐卤豆腐和石膏豆腐相比,口感更加细腻、嫩滑,水分含量比较大,是不少人的最爱。内酯豆腐也可以做出许多菜肴哦,荤素咸宜。那么内酯豆腐怎么做好吃?跟小编一起学习内酯豆腐的做法。
内酯豆腐怎么做好吃
香菜拌豆腐。将香菜焯水后捞出,切成小段。内酯豆腐切成块后装盘,不必加热,直接可以食用。将香菜段铺上,淋上香油、生抽、味精调成的料汁,喜欢吃辣的可以加上一些辣椒油,即可食用。
皮蛋豆腐。皮蛋去壳后用开水过一下,切成丁状。内酯豆腐切成丁,与皮蛋丁一起装盘。撒上一些葱末,淋上香油、生抽、味精调成的料汁,即可食用。
豆腐肉丸。将8:2的瘦肥肉剁成肉糜,和豆腐搅匀,加入适量淀粉、鸡精、盐,沿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坐锅烧水,水开后用勺子将豆腐肉糜打成丸子后下锅,再次煮沸后加入事先炒好的蔬菜,如青菜、西红柿等,盛出即可。也可以将丸子油炸之后再做汤,别有一番味道。
豆腐圆子。将纯瘦肉切成小粒,用盐、味精、料酒腌制片刻。豆腐捣碎,加入少许淀粉、盐、味精,搅拌上劲。将豆腐像面团一样包住一两颗肉粒,封口搓成圆子,然后烧水煮熟即可。
豆腐包。将豆腐皮一切四份,豆腐拌成小粒,与事先炒熟的萝卜丝搅拌,加葱末,加盐、味精调味。像包春卷一样用豆腐皮将馅料包好,下入油锅,炸至豆腐皮金黄色即可。可直接食用,也可蘸点番茄酱。
内酯豆腐的优势
内酯豆腐,用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生产的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
1.提高了出品率
用石膏做豆腐,1Kg大豆只能生产3~3.5Kg豆腐;而用内酯生产豆腐无黄浆水流失,出品率得到提高,1Kg大豆可生产出5~6Kg豆腐。
2.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
内酯豆腐质地细嫩,产品的色、香、味均优于普通豆腐。另外,由于无黄浆水的排出,可溶性成分损失小,提高了营养价值。内酯豆腐生产采用了加热凝固方法,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封闭式的包装也防止了二次污染。内酯豆腐在室温为25℃时可保存两天不变质,而普通豆腐只能存放5~6h。
3.提高了生产效率
水域加热凝固取代了传统笨重复杂的凝固方法,生产工艺得到简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强度降低。
4.减少了环境污染
内酯豆腐由于无黄浆水的排出,因此工业废水减少。
内酯豆腐的制作方法
内酯豆腐怎么做好吃?是否好吃不仅在于做法,还在于原料的制作,传统的豆腐制作,多采用石膏、卤水作凝固剂,其工艺复杂、产量低、储存期短、人体不易吸收。而以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生产豆腐,可减少蛋白质流失,提高保水率。大大地增加了产量,且豆腐洁白细腻、有光泽、口感好、保存时间长。
1、选豆:选择果粒饱满整齐的新鲜大豆,清除杂质和去除已变质的黄豆。
2、浸泡:用多于大豆重3~5倍的清水浸没大豆,浸泡时间一般春季12~14小时,夏季6~8小时,冬季14~16小时,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或太短,以扭开豆瓣,内侧平行,中间稍留凹度为宜。
3、磨浆: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均匀磨碎大豆,要求磨匀、磨细,多出浆、少出渣、细度以能通过100目筛为宜。最好采用滴水法磨浆,也可采用二次磨浆法。
4、过滤:过滤是保证豆腐成品质量的前提,如使用离心机过滤,要先粗后细,分段进行。一般每公斤豆滤浆控制在15~16公斤。
5、煮浆:煮浆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敞开大锅,另一种是使用密封煮浆。使用敞开锅煮浆要快,时间要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锅三开后,立即放出浆液备用。如使用密封煮罐煮浆,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煮浆效果好,但应注意温度不能高于100℃,否则会发生蛋白质变性,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6、点浆:点浆是保证成品率的重要一环。待豆浆温度至80℃左右时进行点浆。其方法是:将葡萄糖酸内酯先溶于水中,然后尽快加入冷却好的豆浆中,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为豆浆的0.3~0.4,加入后搅匀。
7、装盒:加入葡萄糖酸内酯后,即可装入盒中,制成盒装内酯豆腐,稳定成型后,便可食用或出售。如要制成板块豆腐,则按常规方法压窄滤水即可。
内酯豆腐怎么做好吃?内酯豆腐的做法有很多,具体的哪一种做法好吃,还是看自己的口味,此外,内酯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以增加豆腐量,以及更好的保存豆类的营养。